您好,欢迎您来到动库商城购物! 登录 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乒乓球技术打法
乒乓球技术打法
  •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时连续性和威胁性都不够怎么办?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时连续性和威胁性都不够怎么办?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时连续性和威胁性都不够怎么办? 提升连续性,关键在于放松 在近台由于回球速度快,如果动作有问题就不能及时还原,所以连续性就差了,退台以后距离长了,就可以拉大臂击球,显得还原性好了,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击球后乒乓球拍挥至前额附近,然后自然快速的收回,收回过程肌肉应该松弛也达到放松的目的,然后在继续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引拍击球,如此反复击球。 击球后,小臂不放松,直接往回拉,不是腰控

    2015-12-17 22:43:01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时连续性和威胁性都不够怎么办?
  • 乒乓球技术图解:正手位拉球时挥拍怎么挥?

    乒乓球技术图解:正手位拉球时挥拍怎么挥?

    乒乓球技术图解:详解正手位拉球时的挥拍路径! 什么是挥拍路径? 正手位拉球时,乒乓球拍会画出一条轨迹,我们可以把这条轨迹称之为挥拍路径,什么样的挥拍路径比较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拉球者的侧面来进行观察,从侧面看,目前有三种拉球的路径,第一种是“上凸渐翘式”,业余爱好者采用较多,第二种为“下凹斜撞式”,使用的比例比较小,第三种是“直线斜撞式”专业运动员使用较多,那么,哪一种方式比较好

    2015-12-17 22:47:37 乒乓球技术图解,正手位拉球时挥拍怎么挥?
  • 乒乓球削球技术:一拉削球就下网 旋转弧线你掌握了吗?

    乒乓球削球技术:一拉削球就下网 旋转弧线你掌握了吗?

    业余乒乓球友在拉削球时,常有下网及漏球的现象。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应理解削球的旋转和弧线。削球的特点,一是下旋旋转强烈,二是二跳弧线很低又不往前走。 拉球下网的原因是对削球的下旋旋转估计不足,拉球时向上向前摩擦不够充分。来球的下旋旋转会随着球下降的幅度而增大,即球掉得越深球越转,拉起来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直接漏球的原因是对削球的二跳弧线判断不准确。业余球友把

    2015-12-16 10:11:22 乒乓球削球技术,削球,下网,旋转弧线
  • 乒乓球实战技术解析:反手位出台球如何上手?

    乒乓球实战技术解析:反手位出台球如何上手?

    右手持拍的选手在平时打球时,常常纠结于反手位的出台球如何上手,是用正手还是反手?正手上手会不会被防空当,反手上手会不会质量不够?瞬间的由于和纠结就导致了丢分的结局,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首选要从准备击球的站位下手,准备姿势的站位往往决定了击球的选择,以右手为例,也就是站位偏反手位置,左脚与球台边的延长线齐平,或是微微超出,优势在于能很好的照顾全台的落点,不容易失位。不足

    2015-12-13 13:50:38 乒乓球,实战技术解析,反手位出台球如何上手?
  • 乒乓球技术:遇到关键球,应该如何处理

    乒乓球技术:遇到关键球,应该如何处理

    乒乓球比赛,经常见到一种现象,双方打的难解难分,一直打到决胜局9平、10平,谁能在多拿两份,锁定胜局,适中存在悬念,在这种情况下,笑道最后的一方如果单从技术水平看,是得不出比对手高的结论的,比赛的胜负更多的是偶然性,还有心理,经验的因素在起作用。 经常听到乒乓球解说提到关键球的处理不能保守,要注重进攻,这是指优秀选手,对于业余来说不完全适合,业余乒乓球赛事,由于受能力的限制,多进攻多失误的显现比

    2015-12-13 12:50:23 乒乓球技术,关键球,如何处理,
  • 刘诗雯乒乓球技术图解:侧身抢攻的步法调整

    刘诗雯乒乓球技术图解:侧身抢攻的步法调整

    本篇学以致用是两组关于“细节调整”的乒乓球技战术图解,第一组是刘诗雯侧身抢攻的战术,她在丁宁高质量劈长下,通过步法调整保证了进攻的命中率和质量,并且稳定控制了重心,保证了还原动作。   刘诗雯侧身抢攻的乒乓球步法调整   刘诗雯乒乓球技术图解:左脚虚点衔接二次起动   刘诗雯发钩子球到丁宁的中间反手偏位,丁宁向中间靠了半步,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了拍形,把球劈到了刘诗雯的侧身位大角度。如图3,刘诗雯在

    2015-12-11 12:20:58 刘诗雯,乒乓球技术图解,侧身抢攻,步法调整
  •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不会发力 怎么办?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不会发力 怎么办?

    许多业余发力,感觉自己用了很大的力,但最终没有作用到击球上,击出的球毫无威胁性。相对于人类的绝对力量来说,乒乓球的重量简直轻如鸿毛,所以,不要怀疑你没有力量,那是发力环节没有做好。 乒乓球技术图解:蓄力充分,发挥引拍力量 经常听说,做正手引拍等大引拍动作时,要注意“蓄力”,什么是“蓄力”呢?其实是指击球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就是在控制好击球和引拍之间的节奏,许继力量来等待来球,如果蓄力不充分,就容

    2015-12-09 10:39:47 乒乓球技术图解,拉球,发力
  • 乒乓球技术图解:发球没有绝活,怎么办?

    乒乓球技术图解:发球没有绝活,怎么办?

    业余球友爱打乒乓球比赛,吴敬平指导都知道--“业余球友们没练几板球就开球,就爱打比赛。”打比赛就会有执著输赢的胜负心,而发球自然是取胜最初,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许多球友们却没有自己的主打发球,以至于抓不住战局,在关键时刻没有底气,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发球,只要你练习了就能掌握,再走上球场就自信了很多。 下旋球和不转球的发球组合套胶,随挥动作迷惑对手 将下旋球和不转球两种发球组合起

    2015-12-09 10:33:06 乒乓球技术图解,发球,绝活
  • 马龙乒乓球技术:用手法调控击球节奏

    马龙乒乓球技术:用手法调控击球节奏

    本篇乒乓球技术介绍的是马龙在发球轮,通过手上调整对回球节奏进行控制,抑制住樊振东接发球拧拉后连续进攻的技战术图解,主要体现了马龙在场上处理球的经验,以及对来球精准控制的手法,面对樊振东的强势拧拉,马龙在击球节奏上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先抑后扬,用轻靠加快撕的组合完全打乱了对方的进攻部署,用智取拿下了这分球。   反手轻靠化解重炮轰炸   马龙在面对樊振东反手拧拉的时候,先是采用一板反手“靠”的动作改

    2015-12-07 12:54:15 马龙乒乓球技术,手法,调控,击球节奏
  • 乒乓球技术解答:初学者如何养成正确动作

    乒乓球技术解答:初学者如何养成正确动作

    乒乓球技术解答:初学者如何养成正确动作 问:“我学球的时间不长,不知道应该如何养成正确的动作外观,避免走弯路?” 提问者:王毅晨(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要诀:不要让板头上翘,两腿不要站太开 王毅晨现在打球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左肩比较僵硬,这势必会影响到他持拍手的击球;第二是他手腕外翻得比较厉害,握板时后三指吃力比较多,致使板头比较翘。这样的动作对于以后接触弧圈球是非常不利的。建议他再练习的过程

    2015-12-07 09:37:56 乒乓球技术解答,初学者,如何养成正确动作
  •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提高搓球与摆速板数和质量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提高搓球与摆速板数和质量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提高搓球与摆速板数和质量 问:“如何提高搓球与摆速的板数和质量?” 提问者:党育斌、陈磊(右手直板两面反胶)魏东(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要诀:搓球要引拍前送,摆速要及时转换 业余球友能够注重这些非常基础的技术训练是很不容易的,搓球和摆速是乒乓球技术中相对比较乏味的科目,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却是至关重要且非常实用的技术,练好这两项是完全可以在业余比赛中赢下很多对手的。党先生的

    2015-12-07 09:36:31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提高,搓球,摆速,板数,质量
  • 乒乓球技术解答:拉下旋后第二板进攻如何衔接

    乒乓球技术解答:拉下旋后第二板进攻如何衔接

    乒乓球技术解答:拉下旋后第二板进攻如何衔接 问:“起完下旋的第二板进攻不知如何衔接得更好?” 提问者:李栓栓(右手直板两面反胶)邓永康(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要诀:一板后快还原,二板时多迎前 李先生第一板拉完下旋球后的还原比较慢,经常被第二板球顶住。从球性来看,第二板过来的球已经变为上旋球,弧线更长,速度也相对更快,所以第二板引拍的速率就要随之加快,而且最好配合向后撤半步的步法准备一个充分的

    2015-12-07 09:32:36 乒乓球技术解答,拉下旋,第二板,进攻,衔接
  • 乒乓球技术解答:抛球高如何发短发转

    乒乓球技术解答:抛球高如何发短发转

    乒乓球技术解答:抛球高如何发短发转 问:“如何在抛球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球发短发转?” 问者:张磊(右手直板两面反胶)蔡昆原(左手直板两面反胶) 要诀:击球离身体近一些,用重心帮助压弧线 用高抛的方式将球发短发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需要的天赋和苦练是异乎寻常的。如果在实战过程中使用的频率很少,建议有这方面想法的球友先多练一些低抛发球,低抛练习的难度要比高抛小很多,也相对比较节省时间。张先生的

    2015-12-07 09:30:35 乒乓球技术解答,抛球高,发短,发转
  •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破解移动中连续拉球的失误率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破解移动中连续拉球的失误率

    乒乓球技术解答 问:“在移动中连续拉球的失误率比较高,不知如何解决?” 提问者:傅晓武(右手横板两面反胶)郑红旗(左手直板两面反胶) 要诀:左右用并步,前后调碎步 傅先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连续使用正手拉球的左右移动中,他身高臂长,所以护台基本是靠他的臂展去够球,脚下并没有体现过多的移动,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影响连续击球,而且会使重心变死,扛不住对方的调动。建议傅先生再练习时加入一项非常简单的左

    2015-12-07 09:29:05 乒乓球技术,解答,如何破解移动中连续拉球的失误率
  •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回合(许昕朱霖峰42板)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回合(许昕朱霖峰42板)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盘点2015最强的年度回合:许昕朱霖峰35秒42板、水谷隼相持提速、方博绝境一击 盘点2015最强的年度回合:35秒42板 许昕和朱霖峰在2015赛季乒超联赛中携手创造的“42大板”当选为2015年度回合可谓实至名归,双方在这个长达35秒的回合中进行了速度、力量、旋转、线路、攻防转换、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全力对抗,许昕最终逆势得分,朱霖峰虽败犹荣。到底经过一番怎样的较量能够

    2015-12-03 09:39:28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回合,许昕,朱霖峰,42板)
  •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技术(2015乒乓球最强技术)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技术(2015乒乓球最强技术)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盘点2015最强乒乓球技术:许昕正手台内蹭挑技术 盘点2015最强乒乓球技术:许昕正手台内蹭挑技术 早在2013年巴黎世乒赛上,许昕的正手台内蹭挑接发球方式就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到比赛后半程,随着前三板环节的争抢越来越激烈,许昕使用这项技术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且难以保证命中率。近两年来,许昕在技战术调整的过程中练就了更为纯熟的台内控球能力,反手位发动后的衔接更显流畅,正手位

    2015-12-03 09:39:59 2015年乒乓球风云榜,年度技术,2015乒乓球,最强技术
  • 如何加强乒乓球基础技术和综合能力训练

    如何加强乒乓球基础技术和综合能力训练

    在少年选手的训练中常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有的队员因为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打法比较合理,他们始终有不断上升的空间,进步也较快;另一种则相反,他们在基本动作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不管怎么练也是进步缓慢,让人感觉没有前途。对于第二种选手,面临的不仅是被同龄人抛在后面的问题,还有被更小年龄选手紧追甚至淘汰的困境,而第一种选手虽然基本能力过关了,但要在少年时期真正成长好,还需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2015-12-02 22:18:38 乒乓球基础技术,综合能力训练
  • 实战乒乓球技术点评:直横大战,直板一面冲破横板两面

    实战乒乓球技术点评:直横大战,直板一面冲破横板两面

    荷兰老将李佼在2015年的表现可谓抢眼,她不仅拿下了第一届欧洲运动会的女单冠军,直接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门票,又在女子世界杯中击败了中国队的年轻主力朱雨玲,挺进4强。在面对朱雨玲横板两面反胶的主流打法时,李佼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直板左推右攻型打法的威力,两人虽不是同一时代的运动员,在场上的争夺却非常激烈。李佼最终能够获胜,得益于她对技战术的坚定贯彻,及对对方心态的准确把握。朱雨玲在比赛中虽然显示出

    2015-12-02 22:11:40 实战乒乓球技术点评:直横大战,直板一面冲破横板两面
  • 乒乓球技术:横板选手的死穴--中路追身

    乒乓球技术:横板选手的死穴--中路追身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在比赛中,除了通过加强击球质量可以占据优势以外,灵活控制击球落点也是致胜的关键。本篇中,萨姆索诺夫和水谷隼首先通过落点的变化,限制对手的进攻;然后在控制与反控制当中,进攻对方的中路软肋,体现了两人良好的控制手感和线路意识。 所谓“中路追身”并不是指球台中间的白线,而是对手的站位为基准,持拍手腋下的位置。进攻这个位置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前预判好对手的站位,以此把控回球

    2015-12-02 14:29:12 乒乓球技术,横板选手,中路追身
  • 樊振东:发球后反手拧拉乒乓球技术(图解)

    樊振东:发球后反手拧拉乒乓球技术(图解)

    樊振东教你发球后反手拧拉乒乓球技术 樊振东 1997年出生, 2012年自八一升入国家二队 2012年亚洲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单打冠军、双打冠军 2012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8强 2012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冠军、混双冠军 2013年5月获巴黎世乒赛参赛资格  2013年9月全运会夺两金一银  2013年东亚运动会夺两金一银 樊振东在2013年期间表现非常不错。他年轻、努力,有实力

    2015-11-30 11:13:20 樊振东,教你发球,反手拧拉,乒乓球技术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加入动库|正品保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2005-2025 动库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