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闻
- 羽毛球新闻
- 户外资讯
- 网球新闻
- 综合类新闻
- 乒乓球技术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户外装备导购
- 户外知识
- 网球明星
- 运动健身
- 乒乓球比赛视频
- 羽毛球比赛视频
- 户外装备体验
- 网球比赛视频
- 足球
- 轮滑
- 乒乓球拍器材评测
- 羽毛球器材评测
- 户外
- 网球装备导购
- 台球
- 骑行
- 乒乓球导购
- 羽毛球拍品牌导购
- 旅游路线攻略
- 网球
- 网球打法技巧
- 篮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网球器材评测
- 游泳
- 登山/攀岩
- 乒乓球知识
- 羽毛球知识
- 网球知识
- 瑜伽
- 户外视频
- 乒乓球场馆
- 羽毛球场馆
- 网球场馆
- 乒乓球比赛规则
- 羽毛球比赛规则
- 网球比赛规则
- 乒乓球促销
- 羽毛球促销
- 网球促销
- 户外促销
- 综合类促销
- 综合类
- 乒乓球教学视频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销活动
李宁N50Ⅱ羽毛球拍试打评测报告
一. 李宁N50Ⅱ羽毛球拍试打评测之前言:
感谢天羽网和李宁公司给了我这次李宁炫雷火N50II羽毛球拍装备体验的机会!该体验球拍重量为W3(85g至89g,相当于3U)、手柄为S2(3 2/8英寸≈82.55mm,相当于G5),上27磅Yonex BG65线和AC102C单层皮胶。全文分为印象篇、使用篇和理念篇三个部分,预计将在随后的一周内在本人日志中陆续登出,根据大家的反馈情况修改完成后在“装备体验”群组中集中发布。
二. 李宁N50Ⅱ羽毛球拍试打评测之印象篇:
记得傅海峰在刚刚使用李宁球拍时曾经说过,“我是以进攻为主的选手,因此我对球拍的要求比较高,我现在的杀球速度是320多公里/小时,我希望用新的拍子可以达到400公里/小时以上”[1]。这使得李宁N50——这一傅海峰专用球拍在推出之前就获得了球友的广泛关注。
与球友们的预想存在明显偏差的是,从球拍参数来看,N50大体上是属于攻守均衡型的拍子,与傅海峰的迅猛风格似乎并不匹配,其攻击性和暴力性远不如N90和N55突出,甚至于,该球拍更多的得到谢杏芳、王琳这样的女性选手青睐;除此以外,真正创造出400公里/小时以上球速的也不是N50,更不是李宁其他型号的拍子,反而是李宁最大竞争对手Yonex的Arcsaber Z。如今N50二代既出,它是否能够在球拍特性上体现小傅的超强攻击力?是否可以在与YY高端球拍的对决中彰现李宁的技术成色?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拿到球拍之后的第一印象,感觉漆工细腻精致,蓝色的拍身清爽明快。让我有些疑惑的是,这一冷色调的外观似乎很难让人同进攻型球拍联系起来,与风林火山系列之中“火(Flame)”的定位存在一些矛盾,也与一代的红白相间有着显著区别,难道是为了强调二代产品与一代的巨大差异性?也许,这只是我的思维定势使然吧。
从网上公布的性能参数上看,二代的平衡点为295,比一代的290足足上升了5毫米,但空拍实测后的数据仍然为290毫米,上线和手胶后约为287毫米,毫无疑问,N50II并没有在平衡点上做出明显的改变,仍然属于攻守相对均衡的进攻型球拍。
拍框采用了独特的70孔设计,与一般球拍相比较,线孔数量上少了2~6孔,减少了球拍损伤概率,提升了拍框强度。从拍线的分布来看,在数量与一般球拍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加密了上半部的横线间距,使下半部的横线变得稀疏,这或许是力学优化设计带来的成果,笔者认为这样的变化将带来甜区的上移和拍面弹性、击球稳定性的增加,但效果有待实践检验。
一款顶级新球拍的推出总是伴随着技术上的进步与创新,在营销过程中,对于应用科技的包装将会成为产品魅力的一部分,然而拿到N50II羽拍的技术资料却让我产生了一丝困惑,多达十项的技术名单,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首先多数的技术名称偏长,所谓“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多点复合碳纤维强化系统”、“空气动力学科技拍框横截面系统”,让人难以抓住重点,不利于记忆;其次其名称动辄冠以“系统”称号,除了上述3个之外还有所谓“机翼恒定系统”、“力学优化拍框系统”,定位模糊、名头过大的同时让人很难将其与球拍的某个组成部分挂上钩;再者,名称中用了过多渲染效果的形容词和对于业余球手来说过于遥远的“跨学科”概念,如所谓“灵控”内锥、“超导”纳米、“超细高强度”“仿生”中管,“空气动力学科技”拍框横截面等等,反倒不如YY的“YONEX纳米技术”、“叠杯碳素纳米管”、“高弹性碳素纤维”、“新型低风阻锥盖”、“新型内置T形接头”等来得直接明了。
事实上,自从2009年李宁在羽坛高调华丽登场以来,笔者就对其营销策略心存疑虑,以至于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在球拍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每一项球拍性能的些许差异和改进都来源于需求上的日益改变和细节上的点滴优化。本来,这是当今多数产品研发的基础部位,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但对于李宁来说,过于发达的智谋,过于铺张的激情,过于讲究的排场,过于惊艳的包装,使寻常和自然反而变得稀有。
不可否认,“卖理念”是当今高端产品营销的一个主要趋势,但笔者愚见,初涉羽坛、定位高端,在外界普遍怀疑李宁对羽球规律的理解和技术储备的同时,“功能亟需量化”,突出产品的比较效果和性能指标方能证明“换球拍是为了更厉害”,类似用羽拍打炮弹这样的夸张炒作和华丽包装,以及诸如“湿身门”、“耳光门”、“鞋底门”、“棒子门”、“天价门”等一系列“场外因素”,只会加重资深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疑虑。
当然,外部印象的优劣始终是一个产品相对次要的部分,对于志在打球的我来说,唯有在球场上方能验证它的成色……
三. 李宁N50Ⅱ羽毛球拍试打评测之使用篇:
(一)第一印象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用李宁N50II羽拍击球的感觉那就是“脆”,感觉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挥拍和击出的球速都很快,每次击完球都有一种轻松酣畅的舒爽感受。多数情况下拍面发出的是“乓、乓”的金属音,重杀时的声响清脆悦耳,有如瓷器暴裂,这让习惯了使用AT700等暴力型球拍的我感到有些诧异,时常怀疑手中的拍网是否崩断了。如果用后者杀球发出的是浑厚男低音的话,前者则是颇具穿透力的男高音。
(二)平高球与平抽球
用N50II羽拍打平高、平抽球给我带来了惊喜的感受,也许是力学优化拍框加密了球拍上半区产生的效果,27磅的线床张力使我感受到了近似30磅的拉线效果,拍框传递出的击球感觉异常清晰,速度和准度俱佳。美中不足的是,击球时的振动感也有所增加,但在N50II的整体功效面前,这个不算什么。
同样是强调出球速度的高端羽拍,N50II与Yonex NS系列的9900和9000X相比击球效果毫不逊色,尽管由于头重的缘故在灵活性上略有不及,但在球的控制力方面强于前者,可以轻松的打出速度、力量、弧线和落点上的变化。总体感受上的差异在于NS系列对方向和力度的反馈似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杆,而N50II则是更多的来自拍框和拍线,这或许是因为N50II的中杆较软拍头较沉,且拍框进行了优化设计的缘故。
(三)高远球
击高远球的效果一般,与一些平衡点靠前、总体重量较重的进攻型球拍(如李宁N90、Yonex的AT700以及2U的ARC10等)相比N50II相对逊色,但个人认为在进攻型球拍中仍属上乘,甚至略好于创造了421公里/小时球速的ARC Z。
(四)劈吊
劈吊技术一直是我的弱项,但对我来说用N50II劈吊是一种享受。出球的感觉很“干净”,只要很短的瞬间就能很好的控制出球方向,动作的隐蔽性有所增强,落点也很不错。劈吊动作的完成质量常常在于在确保线路和落点的同时能够保持较快的挥拍速度,站在业余球手的角度来看,使用N50II有助于这一技术的体会和提高。
(五)杀球
突击点杀是N50II的长项,即使动作不太完整也可以杀出很快的球,连续杀球的能力也很强。N50II的中杆较软,这一点在我杀球时方才有了明显体会,从发力到触球在时间上略有延迟,这让用惯了硬杆球拍的我在节奏的把握上产生了一丝紊乱,但却更多的体验到了鞭击的效果,甚至略微提高了击球时拍面的准确性,这对多数业余选手不无裨益。
尽管中杆较软,但是用N50II没有感觉到其他国产球拍杀球时普遍存在的粘滞感[2],不知是否是因为采用灵控内锥技术(对这一名称我仍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导致中杆弯曲点上移的缘故。闲暇之余用不同球拍做了一次简单的测试,明显感觉到Yonex AT700和Kason TSF 100Ti 等球拍的弯曲点约在中杆下方1/3左右的位置,而N50II大约位于中杆中部略微偏上,这样的改变有可能大幅提升球拍整体柔韧性,相信会成为未来李宁球拍普遍采用的技术。
N50II的重杀效果不如N90和AT700等头重型球拍突出,球的飞行线路较平,落点相对靠后,保持下压态势需要较多的运用手腕的力量。对于多数人来说,N50II或许不具有一击必杀般的统治力,却是一把足以秒杀对手的进攻利器。
(六)网前小球
网前小球的触感敏锐、清晰,剩下来的,就是技术水平问题了。
(七)接杀球
快速灵活的同时还有很好的弹性,无论是接杀挡网前还是挑后场都有不错的表现。
(八)总结
灵控内锥技术、仿生中管以及力学优化拍框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轻快的出球和清晰的手感,网前、平抽、平高、突击杀球难逢敌手。李宁N50II羽拍是一款单双打皆宜、性能全面的拍子,击球时的手感很舒适,被某些网友形容为最容易上手的高端球拍毫不为过,但它的个性特点也很突出,绝不是人们眼中常规性的糖水拍。具体而言,我会将它作为双打用拍的首选,单打方面,它更加适合技术细腻、控球突出以及变速突击类型的选手。
有必要表明的是,N50II虽然是为傅海峰量身打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获得与傅海峰相同的使用感受。整体重量是衡量一个球拍性能最基本的技术参数之一,拍型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球拍性能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所体验的球拍重量为W3(相当于85~89克,目前市面上仅有这一种型号),据说傅海峰所使用的球拍重量为W(相当于95~99克),也就是说比普通球拍要重10克左右,加上33磅左右的拍线张力,并非多数业余球友能够运用自如。
至于400公里/小时以上的球速,我坚信不会由常规的N50II所创造,世界纪录也不会出自傅海峰今后的御用装备。理由在于:真正为傅海峰打造的球拍终归是用于实战的名器,这注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神器供奉于神坛之上……
四. 李宁N50Ⅱ羽毛球拍试打评测之理念篇:
(一)软硬之争
自从李宁球拍面世以来,球友们对于球拍的评价就趋于两个极端,一种观点认为,李宁球拍多为国家队球员量身定做,有了专业人士的实践反馈,加上国际大赛的成绩验证,李宁球拍的质量完全可以引领业界;另一种观点认为,李宁初涉羽坛,缺少必要的技术积累与经营底蕴,就像国内的大多数贴牌厂商一样,仅能生产出市场上的中端产品,唯独依靠国家队高超的技术水平支撑门面。
仅凭华丽外表和道听途说自然不能验证事物的真伪。任何一个球拍,只有打过,才能了解它的特性;通过比较,方能看出一些端倪。
抛开营销上的差异不谈,任何人都很难否认,在中国已经日益成为世界高端器材工场的今天,李宁和Yonex在材料和球拍制造水平上的差距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二者之间引起众多球友争论的最大技术差异或许就是中杆软硬的不同。近十年来,Yonex诞生了很多深具个性化特点的旗舰产品,这样的球拍以硬杆、特硬杆居多,仅特硬的就有MP100、Ti10、NS9000X、NS9900、ARC8DX等,其它潮流产品如ARC-Z、ARC10也属于硬杆行列;而李宁恰恰相反,国家队风林火山系列中多数中杆的硬度适中,仅有陈金使用的N55属于硬杆特性,甚至有球友怀疑这是由于国产球拍落后的工艺方式和技术差距造成的。
主流观点认为,杆硬对力量大、爆发力强的选手有利;杆软则利于以控制见长的选手发挥。但是事实上,所谓力量大、爆发力强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从李宁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国家队中使用软杆球拍的并不在少数;通过前面对N50Ⅱ性能的体验分析也可以看出,至少在当前,大体不存在所谓的工艺瓶颈,制拍技术的革新,反倒使不同类型球拍之间的优缺点变得有些模糊。
(二)选择之异
对于一个理性的球友来说,对球拍的选择通常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取向:
1.强化优势——提升自身的技术特长,以求通过自己的必杀绝技在比赛中迅速打垮或拖垮对手。
2.弥补弱项——弥补自身不足,使技术更全面,强化在比赛中应对艰苦、复杂局面的能力。
个人感觉前者在业余球手中较具普遍性,而在职业球手中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拥有超群攻击力的林丹选择暴力型球拍N90Ⅱ属于前者,技术全面强攻能力却一般的李宗伟弃NS9900选AT900P应属后一种情况。
而无论哪种选择方式,都意味着一个真理:球拍本无高下之分,没有最好的球拍,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球拍。尽管对于任何人和拍来说都可以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但抛开一切观念的影响,“用起来舒服”才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三)理念之辩
作为羽毛球装备领域的两大巨头,李宁和Yonex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营销策略。Yonex凭借多年来积淀而成的技术资本,以产品引领潮流,几乎每一款高端新品的推出,都会掀起羽坛新的器材风暴;李宁则是携2009年赞助国家队之威势,充分发挥明星效应,通过量身打造的方式促进产品的销售与更新。
之所以称之为“策略”而不是“战略”,是因为它们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并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
Yonex在高端碳纤维和纳米技术相对成熟的前提下,近些年的球拍新品走上了“小修小补”、“改头换面”的“卖理念”型道路,被部分球友置疑为“技术已死”。反观李宁,尚未摆脱资深球友们对其产品性价比和包装设计上的怀疑与观望,依然在振兴国产品牌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归根结底,真正的理念在于羽毛球运动本源的回归,删削急功近利、人浮于事的炒作和短视作为,每一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实质性提升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现象。赢得不了群众的口碑,就成了群众口中的杯具。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相信李宁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在努力的做出尝试与改变。以球拍为例,所标示的推荐磅数和质保期限都比Yonex超出很多,这无疑体现出了李宁作为品牌厂商对于消费者的良好责任感。
回到球拍的话题,潮流未必代表主流,对于真正的羽毛球爱好者来说,球拍不为偶像而生,球拍不为卖相而生,球拍更不为破纪录而生!在我看来,YY和李宁的高端球拍就犹如法拉利跑车和劳斯莱斯轿车的差别,虽然各有所长,但在多数时候它们终归还是需要行驶在城市道路上。与李宁的“明星专用”相对比的是,Yonex旗下明星代言的常常不是自己使用的拍子。
二者相比较,我相信李宁“量身定做”的打造模式更有利于贴近使用者,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球拍不再是为职业选手量身打造”,的确,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对于球拍的选择本就不存在很大的区别,许多被业余玩家推崇的“糖水拍”成为职业球员的不二选择,而那些让业余球友勉为其难的高端产品即便到了职业选手手里人家也未必领你的情。除了存在于商人们的策划和消费者的幻想中,职业和业余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一条隔开二者的鸿沟。
动库商城:www.dku5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