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动库商城购物! 登录 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斯帝卡涌动混碳乒乓球底板试打评测感受 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商城资讯

斯帝卡涌动混碳乒乓球底板试打评测感受 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发布日期:2025-04-17 14:28:23


本次试打的是斯帝卡于2025年1月上市的新板——涌动混碳(Surge Hybrid Carbon),感谢斯帝卡的友情赞助。

STIGA斯帝卡涌动混碳 Surge Hybrid Carbon 5+2内置芳碳纤维乒乓球底板

结构和外观涌动混碳(以下简称涌动)是一款龙5同结构的内置纤维底板,采用主流内置纤维结构:林巴面材+阿尤斯力材+内置纤维+阿尤斯大芯。

前有纤维外置的灵感碳王和灵感混碳,后有纤维内置的莫雷碳素和涌动混碳,斯帝卡紧跟时代潮流,补全主流结构球板的拼图。斯帝卡通常将芳基与碳素混合编织而成的芳碳称作“混碳”,将内置纤维称作近芯纤维(Close Core Fiber, CCF)。不同于灵感碳王的蓝芳碳和灵感混碳的绿芳碳,涌动混碳采用了更偏韧性的白芳碳。

正如“涌动”所寓意,暗流涌动,一触即发,涌动混碳仅仅只是斯帝卡在内置纤维底板的一个开端。涌动混碳的产地与灵感混碳一致,在包装盒上标注为韩国制造。

或许有人会因此而觉得底板失去了斯帝卡的原汁原味,然而设计与监制仍会保留底色,分工合作又带来优势互补,增加一些别样的味道。涌动的手柄拼花和板面丝网的整体设计与EG V2类似,保持了斯帝卡一贯的简约朴素风格。

手柄为纯灰色的阿尤斯科技木,深绿色的标牌十分亮眼,与板面上绿色的球拍名字相得益彰。

手柄的粗细恰到好处,椭圆弧线优美,因此握感舒适,且具有防滑效果。本人试打的这支涌动,重量90.6g,厚度6.05mm,长宽159mm×151mm,板面比碳素45略大。

大芯厚度适中,与龙5相当。

不贴套胶时重心居中,贴上套胶后重心略微靠前,整体重量188.6g。-2- 试打与感受对于主流结构的内置纤维球板,做好或做差都不是容易的事,而这块涌动混碳又有什么特点呢?手感作为韩国制造,涌动混碳相比其他内置球板更加紧实,初上手时击球感偏硬,击球声音邦邦,显得很有力量感。小力量击球时形变偏小,手感反馈不是很明显。发力后有良好的手感反馈,又不会感到震手。


略微靠前的重心使得挥舞更加劲爆,同时又不会很拖沓。速度对于力量偏弱的人来说,涌动倾向于硬弹类型了,小力量下球的脱板速度就很快,弧线也偏长。如果立起板形再加力,还可以把弧线推到底线。颇具外置球板的风格,让反手位打起来更加省力。

发力拉冲时,球的提速很明显,但不可避免损失了些许旋转和弧线。持球硬弹风格底板的持球性能还是略差一点,用锐龙9/7这种海绵软透的套胶,球很容易击到板子上,如果角度调整不到位或者力量不够,感觉到抓不住球或弧线不够,出现掉网现象

。因而涌动混碳需要发力打出形变,具有一定的上手门槛。或者搭配斯帝卡自家的套胶,比如DNA赤龙、混动以及咒语,通过韧实的海绵弥补这种断档。控制涌动混碳的大芯厚度适中,面材和力材不薄,小力量下呈现纯木手感。

不过偏弹风格要求摆短手法更加轻盈,而搓长或劈长就显得更为契合。在台内想要拧拉或挑打进攻时,要预留足够的击球空间充分发力吃球。底劲涌动混碳实而不闷,白芳碳配合阿尤斯大芯,有很强的支撑和韧劲,随着发力的提升,其内劲也开始涌现,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喷薄感,虽不如龙5那样澎湃,却也十分彪悍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提速能力让内置玩家多了几分轻松。防守涌动混碳在防守的时候显得通透却不会震手,顶对方的大板反而有利于稳定地吃球,较快的出球速度能很好地借力,主动加力亦能给对手形成极大的压迫。

结语当今主流器材有一种殊途同归的趋势:外置持球,内置增弹。显然涌动混碳也是这种类型的一种尝试,在保留内置控制和底劲的前提下,提高球板的出球速度,在众多的内置纤维球板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看完上面的“斯帝卡涌动混碳乒乓球底板试打评测感受 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之后,应该对您购买以下商品有帮助:

斯帝卡乒乓球拍价格表----斯帝卡底板性能介绍--斯帝卡品牌专卖-乒乓球导购-新闻资讯

动库商城http://www.dku51.com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加入动库|正品保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2005-2025 动库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