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闻
- 羽毛球新闻
- 户外资讯
- 网球新闻
- 综合类新闻
- 乒乓球技术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户外装备导购
- 户外知识
- 网球明星
- 运动健身
- 乒乓球比赛视频
- 羽毛球比赛视频
- 户外装备体验
- 网球比赛视频
- 足球
- 轮滑
- 乒乓球拍器材评测
- 羽毛球器材评测
- 户外
- 网球装备导购
- 台球
- 骑行
- 乒乓球导购
- 羽毛球拍品牌导购
- 旅游路线攻略
- 网球
- 网球打法技巧
- 篮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网球器材评测
- 游泳
- 登山/攀岩
- 乒乓球知识
- 羽毛球知识
- 网球知识
- 瑜伽
- 户外视频
- 乒乓球场馆
- 羽毛球场馆
- 网球场馆
- 乒乓球比赛规则
- 羽毛球比赛规则
- 网球比赛规则
- 乒乓球促销
- 羽毛球促销
- 网球促销
- 户外促销
- 综合类促销
- 综合类
- 乒乓球教学视频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销活动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1-1991(一)
1981年,是中国乒乓的幸福之年。第一次包揽世乒赛冠军的壮举,让乒乓球在中国的热潮再攀高峰。《乒乓世界》正是在这样特别的年份里,与读者们开始了历久不断的约定。题第厨期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精美的铜版纸;从季刊到双月刊,再到每月一次的相见;从薄薄的一册,到厚厚的一本;从“纸上谈兵”,到多媒体齐发……40年来,《乒乓世界》在变,变得更丰富,变得更敏锐;《乒乓世界》又不曾变,对读者的记录,是一个媒体的职责所在。这40年,有平淡如水,更有跌宕起伏,无论乒乓这项运动走在历史中的哪一个阶段,《乒乓世界》都在记录这一切。我们从诞生之日拿起笔,40年笔耕不辍。乒乓的韶华不逝,因为它们都留存在了我们写过的第一个字里,在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里,在我们印刷的每一本杂志里,更在我们始终充满热忱的每一颗心里。
40年的回首,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乒乓世界》的成长,更是乒乓这一方小小世界走过的路。整理了40年来的每一本杂志,我们才意识到,原来一路走来,故事竟然有这么多,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对于一个人来说,40代表着人到中年,代表着不惑。然而40岁的《乒乓世界》相对于120多年的乒乓史、相对于100多年的乒乓球世界大赛史、相对于60多年的中国乒乓冠军史来说,又是如此的年轻。
因为年轻,我们不敢称不惑,向前看,有机遇更有挑战。今天稍作驻足的回首,正是要给自己注入更加坚定的力量。前路方长,亲爱的乒乓,我们会一直在你的身旁。
1981年3月3日,由时任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发起创办的《乒乓世界》杂志正式出版。杂志为黑白印刷的季刊,每期48页。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1
在发刊词中,作为主编的徐寅生写道:“《乒乓世界》将向读者们介绍世界各国和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情况,内容有国内外比赛消息、成绩和评述;知识、史话和趣闻;新的技术和战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优秀运动员介绍;科研论文;竞赛裁判工作的知识和方法等。要
对从事乒乓球运动的同志在专业上有所帮助,也要考虑到广大爱好者的兴趣和要求。”在杂志创办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内容都是依靠中国乒协和中国乒乓球队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教练员进行编写。
第一期《乒乓世界》面世时,正值第36届世乒赛前夕。除了介绍世界乒乓运动的发展趋势之外,杂志重点介绍了这一届世乒赛的比赛情况。许绍发、李赫男等教练员详细分析了世乒赛对手和中国队的备战情况,这也成为杂志在大赛赛前做专题报道的雏形。36届世乒赛,
中国队在男团重夺斯韦思林杯、女队第四次捧起考比伦杯后,又先后拿下五个单项的金牌,创造了世乒赛55年来第一次由一个协会包揽所有冠军的纪录。在杂志第二期,李富荣带领男队登上领奖台的照片成为封面,而4个内插的彩色版面则记录了这届世乒赛的精彩集锦。
男队教练庄家富在《金杯复得记》中写道:“中国队在这场决赛中取得成功,除了正确分析双方力量对比,两年来技术上有新的进步外,更重要的是小将们拼劲足,斗志强,发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和敢于攻坚的革命精神,在士气上压倒对方的结果。”邱钟惠在《诺维萨
德的日日夜夜》中则还原了一个更为生动丰满的中国乒乓球队。“比赛期间,赛克、小蔡和施之皓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往往一天只吃些面条、鸡蛋、巧克力和一些饮料;施之皓发烧还请战;总教练李富荣每天失眠、头痛,靠打针支撑着指挥战斗;副团长张钧汉靠辣椒、
胡椒和咖啡的刺激,强迫自己吃下一些食物,在赛场不停地跑来跑去做思想工作;无名英雄黄统生、成应华每天陪男、女队练习,很少能正常进餐;两位医生不分昼夜为队员、教练治疗伤病,还负责管好全队的生活。”
除了教练员介绍比赛外,36届世乒赛新科冠军郭跃华、童玲、张德英也分别撰文,向读者坦露比赛心得。“在攀登高峰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任何人都会有软弱的可能。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顽强的斗志、炙烈的热情?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首先是要有拼劲,有过关的勇气。有时候碰到难关,自己感到有点顶不住了,但咬牙挺一挺,也就过来了。再则,对自己一定要充满信心—冠军别人可以拿,我也能拿,事在人为嘛!”张德英在《我是怎么样走过来的》一文中所写的文字,时隔40年重读起来依旧令人
振奋。
在36届世乒赛的鼓舞下,国内外乒乓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茶。除了全国锦标赛外,在香港的世界乒乓球精英赛以及访美、访日的比赛活动都陆续登上杂志。报道内容上,除了常规的赛事报道和学术探讨外,“名将录”和“回忆录”栏目成为教练员、队员们展示自我的新平
台。
在第四期杂志开篇,中国乒乓球协会的署名文章《向奥运会进军》,宣告了中国乒乓球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奥运会的大门向乒乓健儿们敞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又展现在我国运动员的面前。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将来在奥运会
上大显身手,为祖国争取更大的荣誉。”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2
1982年,杂志的封面由统一的设计图形变为具象的明星像,在第36届世乒赛上表现出色的童玲、蔡振华、营燕华、郭跃华四位世界冠军先后登上封面。
1982年没有世乒赛的压力,各国都在积蓄力量。在年初关于中国乒乓球队访欧的报道中,华正德、李赫男将这次出访命名为《新的较量》。文中记录道:“历时一个半月,运动员们发扬了敢打敢拼、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取得了四个比赛27项中的23项冠军。这次
出访的运动员大多是第一次到欧洲参加重要的国际比赛,他们广泛接触了欧亚强队、强手,经受了锻炼,取得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文中同时谈了对外协会队伍留下的几点印象:“一、弧圈球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采用,打法更趋积极主动。二、发球种类和变化
较多,抢攻积极。三、欧洲运动员场上作风和斗志普遍比过去好。四、一些强队强手有新的变化。”
1982年4月21日,《乒乓世界》英文版创刊号在香港问世。英文版的文章大部分译自中文版,大16开,32页,铜版纸印刷,封一、封二、封三、封四配有彩色图片。在5月份的国际乒联理事会期间,时任国际乒联主席埃文斯还向杂志特派记者、前世界冠军邱钟惠表达了对
英文版的喜爱。
除了开办英文版外,杂志还开辟“外刊专文”栏目,编译发表了日本的世界冠军长谷川信彦的《中国女队四次蝉联冠军的秘诀》、英国乔治·雅特斯的《囊括——中国方式》和德国德雷基的《中队的技术特点》等文章,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中国乒乓球对世界的影响。海外
优秀的技术论文也开始出现在杂志中,如世界冠军伊藤繁雄的《拉弧圈球后的扣杀技术》等等,将国际乒坛的经验带给国内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读者。
在第6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7项冠军、5项亚军。在中国队总教练李富荣的赛后总结《可喜的进步衷心的希望》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日、朝三国鼎立,运动员对弧圈球打法逐渐适应,各队打法多样。同时,李富荣谈到:“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让某些
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这并不证明每个使用这种球拍的选
手都能打好。武器是重要因素,但决定的因素还是掌握它的人,所以不能过于依赖甚至迷信球拍的作用,应重视和加强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训练。目前,国际乒坛人士对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看法有分歧,国际乒联也正在研究限制的办法。”
下半年,全国锦标赛赛场是重头戏。“这次比赛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直拍快攻选手十分引人注目。如果说,今年4月份的甲级联赛,快攻打法复兴有望,那么这次比赛中快攻可谓锋芒毕露,威胁大增了。”在国家队副总教练庄家富所写的《强手云集山城问鼎》一文中,除
了总结经验和不足外,还将目光放到来年的世界锦标赛上:“36届世界锦标赛后,我国已经成为众目所瞩的‘世界之的’,我们只有刻苦训练,积极创新,团结战斗,才能在第37届世界锦标赛中打出好成绩,为祖国争光。”
同样对37届世界锦标赛充满期待的还有瑞典队,在《来自瑞典的威胁》一文中,瑞典乒协秘书长贝格斯特伦在展望将在东京举行的乒坛大赛形势时说:“中国绝不会放弃夺取具有实力象征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因为他们具有世界第一流的阵容。不过我们的3名男选手
也绝不会放弃与中国队进行最后争夺的机会,哪怕这种可能性很小。”
日后成为中国队最大对手的瓦尔德内尔在1982年第四期中首次被杂志报道,当时的翻译还叫他瓦尔登奈尔。彼时17岁的小瓦获得了欧洲锦标赛亚军,杂志把他的特点总结为两点:“一是有一套高质量的发球;二是正反手两边摆速和反应较快,控制球能力强,正手拉出的
弧圈球弧线较低,使对方不易发力进攻。正反手的基本功均比较扎实。”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3
1983年《乒乓世界》第一期的封面,是四幅男队员进行冬训的画面。这一年将迎来第37届世界锦标赛。在国家队总教练李富荣《展望第三十七届世界锦标赛》一文中提到,“由于中国队在第36届世界锦标赛中夺得全部7项冠军���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主要目标,匈牙利队
一些选手改变打法(编者注:36届之后,匈牙利老将约尼尔改为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瑞典队不断培养年轻选手,日本队派教练到中国学习,这些多是针对中国队,目的是打败中国队。所以中国队的任务很艰巨,必须认真对待,充分准备,不能盲目自信,掉以轻心。
展望第37届世界锦标赛,中国男队的劲敌是匈牙利、瑞典,其次是东道主日本。中国女队的主要对手是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其次是日本和苏联”。
除了国家队的备战报道外,杂志一如既往地将笔墨放在各种训练方法的论文上,除了“学术探讨”“少年训练”等栏目外,还开设了“给初学者”栏目,一篇《谈“吃转”》深入浅出地为初学者讲解了乒乓球旋转的奥秘。
第37届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不负众望载誉归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杂志第二期以男女团体颁奖图作为封面,并将这期杂志命名为“第37届世乒赛专刊”。
现在我们手里一只杯子也没有了,一切从零开始。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徐寅生在“火线”动员会上的这句话,深深印在每个队员的脑海里。大家心里明白:世界冠军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过去。金杯,将重新检验每支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它属于新的角逐中的强者!
在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随团记者何慧娴的文章《东京夺杯记》中,不仅记录了中国队在东京如何运筹帷能、排兵布库夺杯的第后故事,更是让读者感受到了乒乓英雄们为争光的激情。
圣世受流专刊中,我们还看到了随队医生关严的日记《难忘的日日夜夜),它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还原了中国队的夺冠历程。东京时间晚上九时甘分,代代本体育馆内灯火通明,我们站在主席台旁边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席上,为领奖的运动员们看守着衣物,用掌声和欢笑声来迎接领奖的教练和运动员们。我看着张缓林、曹燕华、耿丽娟、倪夏莲、童玲、李富荣、蔡振华、郭跃华、江嘉良、谢赛克、范长茂站在领奖台上,心中非常激动。在他们中间,我似乎又看到了李琦、黄统生、成应华、王保军、韩华、陈智明……还有陈莉莉!这些可敬可佩的无名英雄们!”
在37届世界锦标赛期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了将于19841月1旧起,在国际公开赛、洲际锦标赛和世界锦标赛上执行球拍两面必须用不同颜色标明的决议。
1983年的第三期、第四期杂志先后刊登了中国队教练团队对37届世界锦标赛的总结分析。中国男队的总结未尾这样写道:“我们必须从零开始,苦练、创新,不畏艰难,奋勇前进,才能在下届世界锦标赛中,完成祖国赋予我们新的使命。”
全面介绍37届比赛的同时,教练员、运动员也纷纷在《乒乓世界》写下自己的感悟。杨莹的《我在西德一年》让大家体验到不同的生活视角,她在文中呼吁每个运动员都要学外语:“如果每天记一个单词,一年也有365个了。我以为在建设四化的今天,不仅要有攀登体育技术高峰的雄心壮志,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文化基础、思想修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能使外国朋友们强烈地感到:中国在变,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变。”
中国队在37届世界锦标赛大获全胜之后,男队出现一丝隐患。在1983年8月28日至9月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赛上,前三名被瑞典队的阿佩伊伦、瓦尔德内尔、林德包揽,江嘉良、蔡振华只获得第9名和第10名。带队教练许绍发记述道:“由于瑞典队的兴起,郭跃华的退役,蔡振华受限,中国男队将要面临困难的局面。如何渡过难关,是必须充分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4
1984年尽管没有世界锦标赛,却是值得中国乒乓人欢庆的一年。在建国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乒乓球彩车。截至当时,我国共有46名乒乓球运动员先后107次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乒乓精神也随之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署名本刊编辑部的《发扬“乒乓精神”争
取更大胜利》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他们的活动,促进了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增进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友好关系方面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1971年我国邀请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之间的
民间友好往来,被誉为“乒乓外交”“小球转动了地球”,载入史册。
我国共有386名乒乓球教练员应邀到世界五大洲的75个国家和地区任教,为促进世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建国35年来,我国乒乓球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连续二十多年长盛不衰,进步是巨大的,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征途上经常受到
挫折甚至失败,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矛盾。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热情关怀下,他们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克服了各种困难,失败时决心打翻身仗,胜利时保持清醒头脑,再接再厉,从零开始。三十多年来,他们不断总结经验,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乒乓精
神”,为全国各条战线所传递。这个“乒乓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呢?
名欧洲优秀乒乓球选手登上杂志封面,这是杂志首次以外国运动员的图片作为封面。这一年,中国乒乓球队还在国内接待了日本、瑞典、匈牙利等国的优秀选手,其中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引人注目——在与中国队9场比赛中,他取胜5场,是获胜次数最多的外协会选手。
之后,欧洲女子单打冠军、荷兰选手夫里塞科普自1980年在中国训练后,再次回到中国训练。
除了来中国训练的外协会选手,中国乒乓界的老朋友松崎君代在7月份随日本专修大学乒乓球队访华。松崎君代的回忆录《在世界的舞台上》自1982年起在《乒乓世界》已经连载了两年多时间,后来她在《访问我心中的故乡——中国》一文中写道:“这次我访问了北京、
南京、上海三个城市,看到了不少中国十二三岁的少年运动员。他们都是在我引退若干年后才出生的,但他们读过我在《乒乓世界》杂志上发表的那篇回忆录《在世界的舞台上》。看来我和这些中国未来的乒乓球小将们已经交上了朋友,我感到无比的亲切。”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5
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迎来第38届世界锦标赛的大考。出征前,时任中国乒协名誉主席的杨尚昆在杂志刊发《坚持辩证法更上一层楼》,为乒乓健儿壮行。
在世界锦标赛众多的对手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瑞典男队自上届世界锦标赛后,就成为中国队警惕的最主要目标之一。1985年的瑞典队,新老稳妥交替,队伍日臻成熟,除了阿佩伊伦、斯·本格森外,瓦尔德内尔、林德、乌·本格森也崭露头角,而且取胜欲望极强。
最终,中国男队凭借决赛上江嘉良、陈新华和陈龙灿的优异表现成功卫冕。同时,女团、男女单打、女双、混双冠军也再次被中国收入囊中,手捧6座奖杯的中国队如期登上第二期杂志的封面。作为第38届世界锦标赛的专辑,除了全面回顾比赛外,这次更多的是成功之后
的思考。
王鼎华在《乒乓启示录》中写道:“当代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争。谁善于培育人才,并善于尊重人才,使用人才,谁才可能在竞争中领先、夺标,立于不败之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才也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但欲成其事,必须大胆用才,扬其长,避其
短,人才才会在竞争中放出光辉。中国乒乓球队这个英雄的集体,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组成的。它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人才交响乐,震撼和启迪着人民的心。”
在解析中国男团的阵容时,庄家富在《从东京到哥德堡》一文中透露,38届的决赛仍将由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选手为核心。主教练许绍发提出布阵设想,以直拍快攻打法的江嘉良为核心,以横拍削中兼攻打法的陈新华为第二号选手,以直拍快攻打法的谢赛克和陈龙
灿等作为第三人选。最终,中国男队5比0横扫瑞典队,大获全胜。
在许绍发的《从38届看快攻发展》一文可以看到,“在第38届世界锦标赛中,江嘉良、陈龙灿的中国式快攻打法发挥了威力。这几年,中国的快攻打法有了新的发展,四年前谢赛克的快攻打法使人耳目一新,江嘉良的出现,巩固了中国快攻优势。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正
手攻击对方弧圈球能力有了飞跃,和对方的弧圈球相持转进攻能力也有了较大进步”。
与男团决赛表现出色的直拍快攻打法选手江嘉良、陈龙灿不同,削球打法的陈新华作为被许绍发雪藏了两年的秘密武器,一鸣惊人。在陈新华自述文章《在“隐没”的日子里》这样写道:“每天这样的训练要持续几干次,在极限训练的边缘,我体会到艰苦劳动换来的甘
甜,技术逐渐地趋于成熟。最多时稳拦稳削可以达170多板,我心理上再也不怕和对方打相持球了。技术上的成熟给我带来了精神上战胜对手的信心。比赛中,我的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自信的微笑。瑞典报界评论说我是用微笑战胜了对手。然而,艰苦磨练中成熟的思
想和技术才是微笑可靠的保证。”世界锦标赛后,陈新华又在第6届世界杯比赛中夺魁。
单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江嘉良和曹燕华都将胜利原因归属为自信。江嘉良在总结比赛时认为:“精神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很重要。具各坚强的精神素质,在困难时总能够信心十足,咬住对方不动摇,坚信自己能取得胜利。”本次比赛没有报上团体的曹燕华,在三个单项比
赛中都进入决赛,并且获得两项冠军。她自称:“打到决赛我并不满足,站在领奖台的最高一层才是我的目标。我相信自己的信心和技术。”
尽管在世界锦标赛上直拍快攻打法依旧大放异彩,但是在下半年的全国锦标赛上,这种传统打法成绩却不够稳定。在《喜忧参半的一次练兵》一文中记述:“此次比赛中男女直拍快攻手分别占男女选手的32%和34%。横拍快攻手不仅人数成倍超过直拍快攻手,比赛成绩也
明显优于直拍快攻手。”
10月底,为纪念已故乒乓名将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首届“三英杯”乒乓球赛在京举行,这项赛事一直持续至今。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6
尽管第36、37、38届世界锦标赛中国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技术打法的潜在危机和人才断层的苗头让中国乒乓人在1986年感到不安。
应读者要求,这一年的第一期杂志首次完整刊登了徐寅生1964年在女队的讲话《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全文。现在看来,这可以说是拉开了自我革新的序幕。
1986年首届欧亚对抗赛中,欧洲男队6比2战胜亚洲队,亚洲女队4t比2战胜欧洲队,总教练许绍发认为这“虽然不是世乒赛的正式较量,但对我们是一个相当大的震动”。男队教练部恩庭在《欧洲的进步引人注目》一文中具体地谈道:“由于我队员前三板的主动性受到限
制,导致快攻的速度也受到阻碍。从发球到相持球,我队员显得不够主动,常常形成被动,我们近台主动进攻的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当前,欧洲技术的新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第二期杂志的封面上,《行家谈“乒乓危机”》的标题被放在显著位置。这次
“乒乓危机”的起因是,4月1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少年赛上,中国女单、男单、男团均无缘冠军。赛后在北京的座谈会上,徐寅生、李富荣、许绍发和部分教练员针对此次失利展开讨论,形成了这期封面押题的《行家谈“乒乓危机”》一文。徐寅生在座谈
会中谈道:“盲目乐观的思想是有的。现在两次亚洲少年赛我们男队都不顺利,亚欧对抗赛我们也输了。一个是少年赛,一个是成年国家队,这两次信号表明,如果不予重视,世界锦标赛我们也要砸锅。再也不能盲目乐观了。”
6月举行的全国乒乓球训练工作会议汇聚了全国乒乓界200人,专程赶来参会的徐寅生作了《形势和任务》的讲话,重点指出乒乓球出现了危机,如果头脑不清醒、思想麻痹是最危险的。尽管在第7届世界杯比赛中陈龙灿和江嘉良包揽冠亚军,但是在第10届亚运会乒乓球赛
场,中国男、女队在团体赛中双双败给南朝鲜(韩国),男单冠军也被南朝鲜选手刘南奎夺得。中国乒乓球不仅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也面临亚洲的有力挑战。《中国乒乓球面临严重危机》的作者田惠刚一针见血地写出中国队面临的困境一
“老将尖子不尖,新秀又青黄不接,是中国队目前的现状。发现新秀、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情况总是不能尽如人愿;能够接替我国男女队主力队员挑大梁的小郭跃华、小蔡振华、小曹燕华,目前似乎尚未出现。根据近年全国青少年乒
乓球选手比赛的成绩,男选手水平较高的只有马文革一人,而他至今仍未能脱颖而出;女选手中的佼佼者郑慧萍、刘伟、徐竞等,目前在接班问题上也‘难以为继’”。
在“迎接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专题中,第一篇文章就是荣高棠、徐寅生、许绍发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向何去》的讲话。徐寅生尖锐地指出:“是到了认真考虑中国快攻打法应该怎样发展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进行改革,要有创新。改革才能保持优势,创新才
有生命力。”
在中国乒乓人疾呼“狼来了”的时候,全国锦标赛上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袁大任在《郑州观战记》一文中这样描述:“本届比赛表现最为出色的竟是个13岁的河南小妮儿!她先后出战19场,胜18场,接连战胜耿丽娟、李惠芬、徐竞、陈静等国手,从头到尾几乎对每个队
都拿两分半,为河南队夺得女团冠军立下奇功。她就是邓亚萍。继团体夺冠后,她又与队友李琪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成为中国乒乓史上年龄最小的运动健将!”
此外,本届全国锦标赛上出现了男女单打冠亚军全部被横拍选手囊括的局面。获得男女单打、双打、混合双打冠亚军的16名选手中,横拍竟占了13名。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7
第39届世界锦标赛与此前几届不同,提前到了2月份举办。中国乒乓球界在1986年从上到下展开“乒乓危机”的讨论之后,真正到了第39届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依旧展示出强大的实力,除了男女团体外,男单、女单、混双、男双也获得冠军。在这一届世锦赛上,颁奖仪
式首次加入升国旗奏国歌环节,《义勇军进行曲》6次奏响赛场。
“中国队在本届大赛中虽然获得6项桂冠,但夺魁的过程却充满风险。”作为本刊前方特派记者的前国手马光泓亲历现场后,在她的《喜与忧》一文中表达了大胜后的隐忧,“中国乒乓界面临的危机不会因为中国队在新德里大胜而消失”。
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的李富荣更加尖锐地指出了问题:“我国乒乓球队之所以20多年长盛不衰,长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和训练工作经验,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因而,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们都能够胸怀祖国,放
眼世界,勤学苦练基本功,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因而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现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精神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新形势下,我们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扬,才能巩固和扩大
我们的胜利。如果因为有了物质奖励就迷失方向,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丢掉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乒乓危机’依然存在的今天,要继续保持荣誉、保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一点,乒乓球界的全体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大脑。”
在第三期《乒乓世界》上,李富荣在《中国乒坛三思》一文中针对第39届世界锦标赛暴露的问题,继续强调要“重振创新之勇”,“注重对新人的培养”,“不可丢弃优良传统”。
与此同时,在青少年赛场上新人纷纷崭露头角。上海队的丁松和河南队的邓亚萍分别夺得全国少年锦标赛男女单打冠军;天津的马文革和山东的刘伟分获全国青年乒乓球赛男女冠军。此外,为了更广泛地培养人才,8月,国家体委在郑州举办全国少年乒乓球公开赛。这次
公开赛门槛极低,“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薄上有名字的,1974年度出生的少年,均能够自由报名参加比赛”。最终68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选手参赛,北京的张旭东和解放军的王茜分获男女单打冠军。
在���底进行的第六面全运会上也涌现出以20岁的王涛、18岁的刘件为代表的新秀。在记者马光的《佛山观战记》中清晰地记景者这种变化:“据统计,参加这次比赛的世界冠军们在团体和单打比赛中被打败的总次数达46次之多。在男子团体前4名的解放军、北京、广西
、江苏队的12名主力选手中,仅有腾义、惠钧、韦晴光3名世界冠军。在女子团体前4名的山东、浙江、辽宁、福建队中竟没有一名世界冠军。在男、女单打前两名中也仅有焦志敏一位世界冠军。”随着一批新人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打法的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男、女单打前4名除范宝忠一位直拍快攻外,其余7名都是横拍快攻好手。男、女单打冠亚军王涛、万国辉和焦志敏、乔红以及在团体赛中唯一保持不败的小将刘伟都是横拍快攻。近年来,这种打法的选手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大有取代直拍快攻成为我国主流
打法的趋势。”
其实直拍打法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第三期杂志刊登了署名为许绍发、吴焕群、于冰的论文《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这篇文章指出:“反面击球的许多动作优于正面击球。两者击球动作的数量相近,但反面击球易于发挥手臂功能,有利于回击弧圈球。”这
也是早期直拍横打维形的研究论文。
1987年也是腾义收获的一年,他这一年不仅收获了世界杯单打冠军,还在汉城亚洲杯上摘得男单冠军。亚洲杯的夺冠也为中国乒乓球队征战1988年奥运会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8
为了备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1987年底,中国乒乓球队在新建成的黄石基地首次进行了为期84天的封闭式冬训。
在1月份举行的亚欧对抗赛上,中国男队出现险情。亚洲队中的江嘉良、陈龙灿、腾义共出阵26盘,总战绩为13胜13负。许绍发在接受采访时说:“与上届相比,这次可以说是惨败。原因有三,一是欧洲人打法有变化,二是我们的选手技术上有明显漏洞,三是我指挥得不
够专心。”
5月进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南朝鲜队向中国队发起冲击。最终中国队获得男团、男单、女单冠军,南朝鲜队获得女团冠军,梁英子/玄静和获得女双金牌,刘南奎/玄静和获得混双冠军。
6月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公开赛上,南朝鲜女队雪藏了玄静和和梁英子,只派出该队第三、四、五号。在家门口的公开赛上,中国队拿下男女团体、男单、男双、女单、混双六块金牌,男单冠亚军许增才和腾义在这次比赛中发挥不错。
但紧接着在武汉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男队再让人惊出一身汗。世界杯上,波兰选手格鲁巴突破许增才、陈龙灿的防线,问鼎冠军,成为中国男队奥运会的又一劲敌。在许绍发看来,“格鲁巴的新变化,表明他的实力又往上蹿了一块。他原来的成绩也不差,与
我队第一、二号主将的实力相当。所以说,他夺走冠军不是偶然的。我们对他的评价如果偏低一点,在奥运会中将会陷入更大的被动”。
9月23日开始的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结果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中国队获得男双、女单2块金牌,以及2枚银牌和1枚铜牌。其中女单项目包揽前三名,也第一次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在奥运乒乓赛场。男单项目,中国三位选手经历“黑色星期四”,最终无缘
奖牌,令人唏嘘。
在杂志第四期的奥运会专题报道中,《奥运会乒乓大战纪实》用一大段文字记述了“中国乒乓球队的黑色星期四”。一天内,中国男队全部出局,许增才负于南朝鲜的金琦泽,江嘉良输给林德,陈龙灿败给匈牙利老将克兰帕尔。“本届奥运会给中国乒乓人最深的启示是
:传统的近台快攻已需改革,中国乒乓球失去了优势。中国乒乓球
运动正面临着一场改革,而且必须改革。”在10月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期间,中国兵协召集前来参赛的各省市、解放军、行业体协的近百名乒乓球教练,共商大路。粟路用一篇《中国兵坛进退观》记录了这次研讨会的情况。
在会上徐寅生提出:“如果再不创新,不闯出一条新路,我们离栽跟头就不远了。这个跟头一栽,极可能几年、十几年爬不起来!”
谈到男单的全线失利时,许绍发直言“中国直拍快攻的打法落后了”。根据徐寅生多年来关于“发展直拍正胶快攻,大力提倡直拍反胶快攻”的呼吁,许绍发将中国直拍快攻这一传统打法的发展方向归纳为“两大类四个方式”。
张燮林也补充道:“不管是直拍、横拍,无论是男队员、女队员,都要有一板反手攻球。而且各级选手今后既要突出近台快攻的训练,也要重视中台攻防的训练。”
研讨会最后,中国乒协宣布将在11月中旬举办全国优秀少年选手调赛,并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打法设想,挑选理想型的后备人才,组建国家青年集训队。
中国乒乓界自此开始了对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全面创新改革。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9
1989年是容国团首夺世界冠军30周年,也是新中国建国40周年,中国乒乓球队将迎来第40届世界锦标赛的大考。
文章《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历数中国乒乓球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指明中国乒乓球选手在第9届世界杯和第24届奥运会中受到了强烈冲击,“近年来日益成熟的欧洲诸强和迅猛崛起的南朝鲜选手给我队以巨大威胁。由于中国直拍近台快攻的传统打法近
年来缺乏创新,中国队后继无人,青黄不接,中国乒坛眼下已陷入严重危机”。
世乒赛再次回到容国团曾经夺冠的多特蒙德,中国男队却难现往日辉煌。在第40届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女队夺得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男子项目则颗粒无收。正如袁大任在《多特蒙德风云录》中所述,“中国选手在世界乒坛独占风流8年之久的局面,于1989年4月9
日下午终被扭转”。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出席的盛大闭幕式上,中国队难言欢喜。“闭幕式刚散,在拥挤的赛场通道上,有记者追问许绍发作何感受。他只匆匆说了三个字:清醒了。马金豹又补充了两个字,都该清醒了。”
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撰文《欧、亚交错抗衡的局面发生变化》,认为欧洲男队已占领先地位,但同时她也不忘提醒中国男队,“不可否认,我男队在第40届世乒赛中的失利,是自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以来经受的最大挫折。但可怕的不是失利本身,而如挫去自
信、勇气和清醒的头脑,则是最可怕的了”。
中国男队教练组赛后总结的标题是《吸取教训重振雄风》,将失利的主要原因归纳为“技术打法落后,新手弱嫩”和“有保的包袱,有侥幸心理,军心不稳”。
除了直拍快攻传统打法的发展问题,中国男队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在经济条件刺激下,如何保证人才不流失。《直板快攻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和《“国际走穴”风考》两篇文章给出了部分答案。5月,在意大利执教的前世界冠军蔡振华回国执教。9月,他首次带队出征第10
届世界杯赛,21岁的马文革获得冠军。蔡振华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拿了冠军,当然全队都高兴。40届男子项目失利后,男队有一种压力,都想早日走出低谷,苦干几年打个翻身仗。对这次比赛的成绩,反倒没有抱太大希望,主要以锻炼为目的。而且两个队员刚改了
打法,技术自然受些影响,估计打进前8名就不错了,结果有点出人意料,马文革拿了冠军,于沈潼进入前8,鼓舞了全队的士气。”
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一批17岁以下选手弓引起了中国乒协的重视。在袁大任《少年男乒之烦恼》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八一男队13岁的直拍快攻手刘国梁出场9次胜7盘;黑龙江男队14岁的横板弧圈手孔令辉出场9次胜6盘。他们均战胜比自己大两三岁的选手。在春天举行的全国少年锦标赛上,男单冠军为孔令辉所获。本届青运会男子单打冠亚军为冯盐(上海队,14岁,直拍快攻手)、孔
令辉所得。这些均说明“小男孩儿不比小伙子差”。
第40届世乒赛我男队失利后,江嘉良、腾义退役。我男队除陈龙灿外,靠的是马文革、于沈渣等不完全成熟的21岁选手。再往下看,我18至20岁的选手尚无一人跻身于世界优秀选手行列。人们渴盼着十六七岁这茬选手尽快窜上来,可这茬选手离应有的水准竟有这样大的
差距,问题就严重了。我乒坛男子后备军起码在6个年龄档次上衔接不上,男队的雄风重振难道真的要等6年之久吗?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90
因为中国队在汉城奥运会和40届世赛上表现不佳,中国乒乓界上上下下在忙碌的总结中进入了90年代。镇江、淄博、无锡、太原几次会议上,新老乒乓人为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共商对策。1990年,中国队不光要重整旗鼓再创业,还将面临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亚运会的挑战。
在4月份进行的兵协杯比赛中,天津队的马文革和河南队的邓亚萍获得男女单打冠军。改革中的中国传统打法备受煎熬,《陈龙灿今天醒得早》一文中记录了这位老将内心的纠结:“这两年,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打法确实有明显的缺陷。现在把我的弱点都一条一条地公开剖
析,我上了场能不心虚吗?我们的这些弱点外国人早就发现了,如果我们不承认,不仅遮掩不住,培养下一批选手还要走弯路。我不希望少年选手连我们打法上的缺陷都一般脑地继承模仿。这么一想,对无锡、太原会议的精神我又很拥护���一个运动员一时的得失,总得
服从中国乒坛不断发展的长远利益。”
在亚运会前的首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女队如愿获得冠军,而男队在决赛中2比3再次败给瑞典队。金秋时节举行的亚运会,中国队最终获得5枚金牌,总成绩上还算过关。邓亚萍一人独揽3金(女团、女单、混双搭档韦睛光),成为北京亚运会乒乓球比赛中最耀眼的明
星。中国男队的马文革发挥出色,获得男单和男双(搭档陈志斌)冠军。
拿下混双金牌,男双、男单均闯入决赛的老将韦睛光也是本届亚运会的英雄。《他带起了全队的气势》一文向人们展示一个敢拼能拼的韦睛光:
“那场球打得挺漂亮,两个女将在近台攻,两个男的在后面拉。跟邓亚萍配双打,舒服!我气足,她气更足。”韦睛光事后回忆说。刚从赛场下来时他可没这么得意,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累,这一晚,他拼赢了三场球。
亚运会上最值得总结的,还是中国男队在团体半决赛中1比5负于朝鲜队。
男团半决赛上,朝鲜队派出连洲级大赛都没参加过的崔敬涉打头阵。对此准备不足的陈龙灿陷入被动局面,最终输掉第一分。而后马文革、陈志斌也都发挥失常输掉比赛。中国队被开局不利的阴影笼罩,最终1比5无缘决赛。
国家青年女队主教练姚国治看完比赛后感慨说:“眼下我男队似乎更善于群胆作战,即你拿一分,我添一分;你上半区获胜,我下半区过关。大家都能锦上添花,士气互助,而意外一旦发生,局面一旦恶化时,却不见中流砥柱者、雪中送炭人。”在亚运会后的全国锦标
赛中,本刊记者敏锐地发现国家青年队的小将们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拿刘国梁来说,去年全国比赛以后,为响应中国兵协创新技术的号召,教练让他在球拍的反面贴了一块反胶,经过一年的琢磨和训练,刘国梁在防守时使用反拉,反拨配合正胶的反手推挡以及反弹等单
个技术都练出了一点眉目,而技术组合使用尚欠火候,需要在比赛中加以锤炼。
团体赛后,教练鼓励刘国梁大胆使用背面的反胶皮,不要怕输。赛后,谈到单打比赛成绩,刘国梁说,他并不后悔,用新技术时,成绩有波动是正常的,所以这次成绩不如上次好,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信心。
1990年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获村伊智朗建议中国申办世乒赛。
1991年,《乒乓世界》迎来创刊10周年。本刊主编徐寅生在《告别旧冬夏,书写新春秋》一文中写下编辑部的期望:
经常阅览《乒乓世界》的读者们或许清楚当今国际乒坛的形势:欧洲男子选手认真学习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狐圈球技术,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了一套横握球拍进攻型打法,融速度与旋转一体,在上届世界锦标赛中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之下,靠快攻起家在国际乒坛长领
先的中国男队,对传统打法过于自信,忽略了打法创新,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女子方面,中国、朝鲜、南朝鲜三强鼎立,我女队已无明显优势。
作为中国乒协主办的刊物,《乒乓世界》除了要反映国际乒坛的动态,更要反映我国乒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提高。我国从事乒乓球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干部,以及《乒乓世界》的新老作者和广大读者,如能围绕中国乒乓球界如何摆
脱男队被动态势,继续保护女队优势,如何实施创新大略去想问题、写文章、交流真知、群策群力,那么,《乒乓世界》的活力将得到深一层的开掘,她才能为我国兵坛的繁荣、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光阴荏苒,过去的10年在国际乒坛群雄峰起的风云变幻中成为历史。
谁也不能把握昨天,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认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把握今天——把握了今天,才能赢得未来。
《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91
1991年为中国乒乓球队留下的是“一段痛苦与欢乐、失望与希望、泪水与笑容紧密交织的历史,一段
短期内不会被人们淡忘的历史”。在第41届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在男团跌至第7名、女团在决赛中不敌朝鲜联队的情况下,在五个单项中逆势夺得混双、女单、女双三项冠军。
袁大任在《痛苦与欢乐凝聚的思考》一文结尾写道:“顶着团体失利的沉重压力,战胜历届世乒赛不曾出现的新的重重困难,中国乒乓健儿在本届世乒赛终于艰难地创造了较为圆满的结局,为中国乒坛丰富的经验史卷书写了新的一页,为中国队迎战下一届大赛争到了必
要的高起点。”
中国乒乓球队面对“新格局,新变化”纷纷做出“新努力”。中国乒乓男队教练组以《狠找差距奋起直追》为题分析失利原因,总结不足,要“以奥运战略为前提,加倍努力工作,力争男队早日翻身”。新上任的男队主教练蔡振华在全国教练员会议上表态:“也许我这
一届教练班子和队员要经历中国乒乓球漫长道路中最泥泞的一段,但我会不顾一切地走出这段泥泞,冲向光明。也许历史会无情地把我们留在这段光明前的黑暗中,但我仍感到欣慰和自豪,只要我们走过泥泞,就会使后来者迎接光明,我心甘情愿地做这段泥泞路上的铺
路石。”
中国兵协主席徐寅生针对男队面临的困难,在《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中国男队要打翻身仗,重振雄风,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当务之急是要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本刊在第四期杂志上重点刊登了《重振中国乒乓球雄风》征文活动的部分
文章。中国兵坛的名宿前辈和热爱乒乓的专家读者,纷纷为中国乒乓球出谋划策。
在11月进行的第二届世界杯团体赛中,负重出征的中国队收获满满。先是女队3比1战胜南朝鲜队,之后男队在决赛中3比0战胜老对手瑞典队,重新应召回队的王浩成为这次比赛的关键先生。“如果把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团体赛冠军比作一场大战役,那么王浩不仅是一名冲
锋陷阵的勇士,而且作为一名削球手,他还有牵制敌人兵力、混希敌人视听的作用。使王浩最感骄微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是他,消灭了最后一个敌人。”
看完上面的“《乒乓世界》记载40年乒乓球发展年华1981-1991(上)”资讯之后,应该对您购买一下商品有帮助:
斯蒂卡黑檀7-斯蒂卡许昕蓝标-斯蒂卡樊振东橙标-斯蒂卡玫瑰5-斯蒂卡碳素45-斯蒂卡红黑碳王7.6